骗子也要冲“年终奖”!近期冒充通管部门诈骗突出
阅读数: 3097
接近年底,各类诈骗也多了起来,骗子竞相“发大招”、“上新招”来冲刺“年终奖”。记者7日从广州市公安局了解到,近期,广州冒充执法机关的大额诈骗案依然时有发生,其中以冒充通信管理部门的新型诈骗手法最为突出。
据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统计,最近一个月接报涉及冒充通信管理部门的警情达435宗,群众被骗资金已超过600万元。仅11月5日,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就相继接报20多名群众举报冒充“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”行骗的新型手法。
经反诈中心及时提醒,虽然仅有一位市民被骗,但民警分析,近期该种新手法将有可能被不法分子“推而广之,冲刺年终奖”,各位市民必须对骗子的新手法保持高度警惕。
案例回顾
冒充通信管理部门:
10月22日,一位女事主向越秀警方报警,称9月底接到一个自称“广东省通信管理局”工作人员的电话,对方以其名下有一个电话号码近期涉嫌发送大量诈骗信息为由,将其电话转接到“天河公安分局”的“陈队长”。之后,“陈队长”帮助女事主进行“财产调查”,要求其将所有资金归集其名下指定的银行账户,并登陆网银和对方提供的网页进行操作。直至当天,女事主查询到账户内193万元被对方全部转走,才发现被骗。
冒充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:
11月6日,市民胡女士报警称接到一个自称“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”工作人员的电话,对方告知有人冒用其身份信息办理了一个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,并将电话转接给“天河公安分局”的“胡警官”。“胡警官”以核实身份为由,指引其到柜员机并进入英文界面操作,后胡女士被骗转出卡内全部余额共2.4万元。
骗术拆招
广州警方反诈民警介绍,为了取得诈骗对象信任,诈骗分子往往会穿上各种身份的马甲制造事端,如冒充银行职员谎称事主有未还贷款、冒充人社局谎称事主医保卡被盗刷、冒充快递公司谎称事主有未领取的护照等,让事主感到恐慌、困惑,再将电话转接到冒充的执法机关进行下一步的骗局。
此类诈骗手法的共同点有:
1、诈骗分子以“+02038748917”、“+0195852212”、“+8620110”等网络改号的电话联系事主;
2、谎称事主名下有一个手机号码涉嫌发送大量诈骗(垃圾)短信,威胁要将事主名下所有号码停机;
3、在事主否认有此行为后,对方又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,帮其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调查;
4、冒充的执法机关人员以该身份信息涉及重大案件,必须配合调查为由,指引事主进行资金归集、登陆陌生网页、使用网银密码器、前往柜员机进入英文界面等操作,伺机转走资金。
警方提醒
为了避免为骗子的年终奖“作贡献”,市民要牢记:
1、接听电话时要注意核查来电号码,对“0086”、“+86”、“+019”、“+020”等字段开头的号码要提高警惕,慎防网络改号电话。
2、通信管理部门、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不会以电话、短信形式告知市民身份信息被盗取或违法开卡等信息,如有疑问应致电110咨询,不要相信经过“转接”的电话号码。
3、公安机关、检察院、法院不存在所谓的“国家安全账户”,任何要求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、或者指引到柜员机进入英文界面操作的行为一定是诈骗!
最新政策
更多-
老板用私卡现金发工资被查?2022年起,这样发工资行不通了!
前几天知名女星金婧因为“助理犯错就扣工资,扣五千后就少犯错”的言论令广大打工人愤愤不平,纷纷在网络上声讨她,随后助理声称扣的工资老板已经通过年终奖微信5倍转账给她。 -
浙江17部门联合发文促就业
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,浙江省委组织部、省人力社保厅等17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明确,浙江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。 -
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保障灵活就业、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
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。灵活就业能有效促进就业,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要强化保障和服务。